导语:米培莲,女,回族,1959年7月出生,1998年7月入党,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东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3年当选全国妇女九大代表、山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7年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记者荆超
10月16日上午9时许,我省75位党的十九大代表乘坐高铁前往北京,来自泰山区省庄镇东孙村的党支部书记米培莲是基层代表之一。
“我不为名、不图利,就是不想看到生我养我的村子这样穷这样乱下去。”16年前,东孙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乱子窝”,村“两委”班子三年换了四茬。“你一个女人家,去逞什么能?”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不赞成,米培莲如此回答。
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一份坚定和无私,米培莲在村书记岗位上一呆就是16年,带领东孙村的父老乡亲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路子。如今的东孙村,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是2001年米培莲上任村支部书记时人均2400元的5.4倍,东孙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多项荣誉称号。
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习近平
省庄镇东孙村地处泰山东麓,是一个纯回族村,全村共有村民274户、1100余人。2001年9月,42岁的米培莲临危受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她也是东孙村第一个女支书。
摆在米培莲面前的东孙村是全镇的老大难村,又穷又乱,村集体不但没有收入,还负债50多万元,部分村“两委”成员因为工资无着落、工作难开展,相继撂了挑子,“两委”班子三年换了四茬。
“当时孩子都还小,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母亲和爱人都不让我接这个烂摊子。”米培莲对家人说,她干的这个活儿,不图名也不图利,就是想让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好起来,让乡亲们摘掉穷帽子。说到此,米培莲一度哽咽。
“大雁高飞靠头雁”。村里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班子带头。米培莲自担任村支部书记第一天起,就决心从抓班子开始,努力打造一个村委钢班子和一支党员铁队伍,为开展好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米培莲上任后,麻烦事接二连三。村南有一块70亩的耕地,由于电网不通、经常浇不上水,几乎年年欠收。新班子上任后,下决心架线引电,改造村里的电网,彻底解决群众用电难、浇地难的问题。村里没钱买电线,本想到商店里赊账,可东孙村是出了名的穷村,十里八乡的商店谁也不愿赊。米培莲个人手里没有钱,没办法,她只得与商店经理立下字据,把自已家的牛押上,赊来了18捆线。架线过程中,为了省钱,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自己动手挖坑。为了尽早让群众用上电、浇上地,村“两委”成员一天干十二三个小时,她个子瘦小,不足一百斤,但坚持和男爷们一块挖坑竖杆。
架好了线,米培莲又开始考虑路的问题。“以前我们村都是土路,到了下雨天,人们都要推、搬自行车出村,拿着火钩子把车轮上的泥土勾下来,才能骑着自行车出去办事。”一位村民介绍,多年以来,村里一直没有条像样的硬化路。为彻底改变行路难的问题,米培莲积极向上争取,多方筹集资金20余万元。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她在料场和工地之间来回跑,严把进料、用料关,防止跑冒滴漏。那些天里,她晚上一做梦,都是在路上拉车修路。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一条长500米、宽6米的高标准水泥路建成了。竣工通车那天,全村人比过年都高兴,孩子们在路上跑来跑去,老人们坐在路边笑得合不上嘴。一件件的实事,让村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她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通过米培莲和村“两委”近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截止到目前,东孙村累计筹集资金240余万元,硬化村内道路3100余米,基本实现了村内外主次干道的全硬化,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习近平
通了电、修了路,村民生活有了变化,可是要从根上改变东孙村穷乱的状态,关键还是带领村民致富。
“致富要有好路子”。为找到一条适合东孙村实际的致富路子,米培莲和支部一班人连续召开会议,商量东孙村的发展思路,并对全村的“致富能人”逐个进行了走访,请他们为东孙村的发展献计献策。
最终,米培莲立足东孙村一直就有饲养奶牛的传统习惯,抓住“亚奥特”乳品公司落户省庄工业园这一机遇,在综合分析东孙村现状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以发展奶牛养殖业为主,种植业、运输业、拆迁业为辅,多业并举,富民强村”的发展思路,并把发展奶牛养殖业作为东孙村最迫切的任务来抓。
“过去东孙村养牛都在是房前屋后,人畜混居,一到夏天,全村臭哄哄。”针对这一问题,米培莲和支部一班人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决定在收回的苹果园里建一个规模大、标准高的奶牛养殖基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一贫如洗的村集体账目,米培莲再次犯了愁。由于村里没有一分钱,银行不给贷款,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米培莲带着自己起草的资金申请报告和请人绘制的规划图到市民宗局协调争取资金,得到了市民宗局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给东孙村拨付了20万元的扶持资金。同时,米培莲发动村干部和养牛户进行集资,个人带头集资1万元,共集资10万元。以这30万元资金垫底,米培莲四处奔走,联系施工队,采取集体支付一块、施工队垫支一块的方式建设奶牛场。她和村“两委”成员亲自上阵当建筑工人,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占地30亩、可容纳600头牛的奶牛场就建起来了。
然后,东孙村在配套服务上狠下功夫,先后筹资300余万元,对养殖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这一举措吸引了莱芜、祝阳等地的奶牛大户来东孙村发展。
如今,东孙村成立“鸿发奶牛养殖合作社”,实现了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菜牛养殖,促进了村集体和养殖户增收,目前菜牛存栏量达到1400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东华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发展苗木花卉种植,2016年,新发展苗木专业户40户,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投资3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沿街商业楼。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幼儿园、饭店等项目,为村集体增加年收入20余万元。通过三个产业的发展,村民人均收入提高到1.3万余元,不少村民盖起了楼房、购买了轿车,全村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自己不检点、不清爽、不干净,让人家在背后指指点点的,怎么去要求人家?——习近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天天工作生活在群众当中,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得很清楚。如果自身不正,办事不公,群众就会有意见,说的话就不会有人听,工作也无法开展。因此,必须做到不贪不沾,公道处事。这是米培莲多年来坚守的底线。
在一本十几年前的工作日记上,米培莲这样写道:“8月28日这天,我真难忘,这天修路投标,头一天晚上九点,有头牛突然间病死在牛栏里,我的心里难受极了。”“9月1日早八点,又一头奶牛突然出事死了,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价值一万多谁不心疼。”原来,修路采取统一招标,有人想贿赂米培莲,被她拒绝。在投标前,她家仅有的两头牛都被人下药毒死了。当时全家收入全指着这两头牛。没办法,她贷款让大儿子去读了大学。
米培莲在坚持做到自己不贪不沾的同时,也让亲属尽量少参与村里的工程。她的大伯和两个哥哥都是从事建筑承包工作的,村里建中心大街和养牛场时,亲戚都想通过米培莲获得工程承包权。米培莲不但没有答应,还给他们下达了死命令:“村里其他的工程活儿你们也别参与”。为此,几位亲戚很长时间不与米培莲来往。
正是在米培莲的榜样带动下,东孙村“两委”班子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作风,深得群众拥护。这几年,村里的经济逐渐好转,米培莲和支部一班人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乱花集体的一分钱。他们到镇里开会,无论早晚都坚持回家吃饭。到外地出发,也总是坐最便宜的车,吃最便宜的饭,住最便宜的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
“万事民为先,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是我们村干部的天职”。这是米培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富了口袋的东孙村人有个梦想,那就是住上楼房。在米培莲的多方协调下,村“两委”共同决定实施“安居工程”。此工程利用旧窑场和废弃土地规划建设3栋小康楼,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解决了部分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十八大以来,孙东村抓住美丽乡村创建契机,投资1700余万元,硬化村内道路3万余平方米;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补栽苗木2万株,粉刷村内住宅墙面2万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处,建设总长约1.2万米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实施“吃放心水、润民族情”自来水净化工程项目,安装管道1950米,让全村老百姓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
如今走进孙东村,宽敞的水泥马路通到家门口,3000余平方米的为民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农村老人提供了一个相聚交流、互助互娱的文化场所,新安装的63盏路灯让村庄亮起来。村中心大街道路两侧的住宅墙面进行全面粉刷彩绘,集中宣传展示民族法律法规、传统饮食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经济发展等内容,打造民族文化宣传一条街。
16年的村支部书记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过去,米培莲说,有辛酸也有收获,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如今,米培莲已经抵达十九大盛会代表驻地。她有信心,十九大后,老百姓的生活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