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推动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项目传承发展,全面展示山东省传统舞蹈的独特魅力,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于6月6日在临沂市举办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大赛,阳信县的鼓子秧歌喜获全省传统舞蹈大赛二等奖。
据悉,自2019年山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启动仪式方案制定后,全省各地共上报省级以上优秀传统舞蹈非遗项目30余项,经过专家评审,共优选出10项传统舞蹈项目参加此次大赛,阳信县文化馆报送的《鼓子秧歌》入围本次大赛并最终获奖。
阳信鼓子秧歌起源于阳信县洋湖乡,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三大鼓子秧歌之一。最早,人们把它称为“打鼓子”,也叫“大鼓子秧歌”,或叫“跑秧歌”,清朝乾隆年间叫“武秧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普遍称之为“鼓子秧歌”。
阳信鼓子秧歌在演出中主要有伞、鼓、棒、花四种角色。在演出中,“伞”是指挥变化各种场面队形的领头人,一般来说,几名头伞中位于右侧的那一名为领伞,由他示意其它头伞相互配合指挥全场的变化。“鼓”是秧歌队的主体表演角色,人数最多且由男性青壮年扮演。表演者左手持直径约25厘米,宽约8厘米的圆鼓,右手持鼓棒,表演中可自由反转,击打左右两面。表演者扮相犹如戏曲中的勇士,扎英雄巾,英俊潇洒。“棒”为古武士打扮,双手各持约50厘米长的木棒;“花”则是古代舞女装饰,右手持扇,左手持彩绸,人数可多可少。据了解,阳信鼓子秧歌与古代军事息息相连,从道具和伴奏乐器的运用上也都有充分的体现。“伞”是古代帝王贵族出巡时用的“华盖”演变而来,“鼓”是盾牌演变而来,“鼓槌”是短刀或矛演变而来,“棒”是鞭演变而来。伴奏乐器由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钹等打击乐器组成。大鼓是秧歌队的核心乐器,摆放在演出场地“非南即北”的位置,秧歌队面向大鼓表演,与鼓互动,鼓点节奏操控着整个秧歌队的阵法和步法。
阳信鼓子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传承发扬鼓子秧歌这门传统艺术,阳信县积极推动鼓子秧歌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逐步形成了以洋湖乡张王村、西焦村为代表的鼓子秧歌特色村。2019年1月,洋湖乡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翟成新 周和平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