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刊发于光明日报一版,短短六千字,成为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激荡起改革开放40年发展巨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坚忍不拔的奋斗意志、勇立潮头的进取精神、自信共赢的发展意识,造就了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在百舸争流中砥砺发展、蒸蒸日上的时代篇章,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和发展成果,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的实践先行者和时代弄潮儿。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高点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汽车之城、生物药谷、电商智汇、宜业之家”,定位“三大目标,八大工程”,做好“高新轻绿”四篇文章。用战略的眼光高点定位,谋划发展;用战术的视角,抢抓机遇,逆势而上。实现全省137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第6名,2017年度全市9家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观点评第一名,荣获全市2017年度园区工作考核一等奖的佳绩,分获中国“2018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园区”奖和2017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园区荣誉称号。成绩的收获诠释了高标准定位下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发展轨迹和实践历程。
今天的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现以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的新装备;以中船重工、火炬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以中国钢研院、圣川陶瓷、电盾科技为代表的新材料;以金城医药、鸿庄医疗为代表的新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同时,齐鲁云商、毛豆电商生态链、沃农资等电子商务企业和以新星海尔物流公路港项目为代表的一大批本土企业也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企业做大做强上大显身手。目前,开发区现有企业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5家,世界500强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托管企业18家。
动能转换进一步为开发区发展提质提效,让创新成为发展的动力之源。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壮大、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潜能的进一步挖掘与发挥,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摆脱落后的发展动能提供了先决条件,让求新求变成为当前与今后发展的主角。
“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历史机遇,始终与区委、区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开发区‘三大目标,八大工程’工作重心,善用‘向前看’的创新思维,扎实做好“高、新、轻、绿”四篇文章,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化解落后产能,用行政手段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党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褚国城说,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推进项目落地,投产,见效,借助动能转换实现经济由高速向高质蜕变。用先行先试的担当,敢闯敢干的气魄,争当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领头雁,充分展现开发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大手笔、大作为、大气魄,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架桥铺路。
建设中的区医院西院,已投入使用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以及总投资30.1亿元,对12个社区3983户进行拆迁,共涉及居民11155人,拆迁面积9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三个安置区对搬迁户进行安置,安置区面积40.05多公顷,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的合村并居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辖区群众就医、上学、居住涉及民生的三大难题。同时,便捷的交通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实施优秀“店小二”争创工程,推行“一次办好”,将服务这盘棋走好。引进先进服务理念,规范综合服务大厅,完善服务流程,实行居民事务代办和企业服务代办,强化机关干部服务意识,激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在服务中提升改进服务水准质量,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安居环境和营商环境,用高效、优质、贴心的服务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最强大脑”齐聚得益于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对发展的诉求和人才的重视。依靠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汇智之法,形成尊才、重才、爱才、惜才的聚才之道;借助市区人才新政这块吸金石,发挥辖区高新技术企业优势,吸引培养“高精尖缺”人才,为技术成果转化和才能施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截止目前,先后引进培育国家及省突出贡献人才4名,百万人才工程人才1名,千人计划人才2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名,长江学者1名,院士4名,泰山学者3名,泰山领军人才4名。辖区企业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科技项目1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6个,承担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6个,拥有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的淄川经济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5个分站,设立院士工作站4个,国家级研发机构4家。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人才的集聚与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各类人才也为开发区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使其永葆旺盛活力。
难点突破,破解发展阻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扬“三铁精神”,实施铁腕治污,进行生态修复。实现“两断四清”156家,提升改造282家,搬迁入园2家;孝妇河、范阳河、七星河三河清淤治理,张相湖、苏相湖相继建成,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
在环保政策的引导下,企业攻克难题,将工业废物变废为宝。金城生物通过多年研究,探索出“二级干燥”循环利用综合工艺,建成固废综合利用工程。对生物发酵产生的伴生品发酵菌渣,通过“二级干燥”循环利用综合工艺,将其制成生产动物饲料的优质原料,每年可为企业实现100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建成后的张相湖湿地公园每年能吸引数百只白鹭和各类鸟类在此栖息觅食,使生态更富多样性;同时,成为周边市民休闲、纳凉的绝佳之地,也让八方游客慕名而来赏景游玩。
摘穷帽,拔穷根,不让一户贫困家庭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队。按照两“精准”一“覆盖”的扶贫要求,扶真贫、真扶贫,最终实现真脱贫。百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医疗救助、慈善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金融扶贫,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扶建档立卡范围内的贫困户使其最终实现脱贫。
“肉牛寄养”三方互惠共赢的“富民农户贷”金融扶贫模式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通过‘富民农户贷’贷款,购买牛犊后交由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代养,合作社承担动物疫情、市场行情波动带来的全部风险,贷款利息由政府全额补贴,代养期间每年还能收到合作社的固定保底收益,肉牛出栏后合作社扣除代养费用后卖牛所得收益全部交予贫困户。正是诸多有效扶贫措施的实施,使得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扶贫攻坚战取得完胜。截至今年9月底,辖区4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党建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党组织的建设锻造出过硬的党员队伍,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党建文化展馆的建设成为党建工作最有力的载体和见证。每年一次的“千人巡视”活动,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家乡的发展变迁和蒸蒸日上。“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百多米长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文化长廊让清风长存,廉韵永驻。深挖文化基因,推进文体建设,倡导全民参与,构建文体新格局,形成文体建设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招商引资、社会治理等各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成功属于奋斗者,奋斗的人生最幸福。山东淄川经济开发区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奋斗精神,用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三大目标、八大工程”总体规划,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闯劲,勇往直前冲劲,勇攀高峰,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