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酷热难耐,这时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近千亩的桃林,果实累累,枝头挂满了黄里透红的蜜桃,有的把树枝压弯了,漫山遍野都弥漫着诱人的桃香。
“虽然今年雨水多,气温高,影响了收成,但桃子品质高,不愁卖。”张家泉村村委主任刘文合告诉记者,今年座果的黄金蟠桃、红木兰等新品种不仅价格卖得好,而且供不应求。
作为朱彦夫的家乡、“蜜桃小镇”西里镇位于淄博市最南端,境内山川秀美、风光旖旎,绿色生态优势得天独厚,被专家确定为中国北方最适宜发展果品生产的地区之一,是江北最大的中华寿桃生产基地,素有“中华寿桃之乡”的美誉。
西里镇全镇共有耕地面积5万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2.6万亩,桃2万亩,桃品种丰富,现有早熟品种早生、土围、中油四号、安农水蜜、油蟠桃、朝晖,中熟品种红冠蜜、红蜜、新世纪、川中岛、黄金蟠桃、红芙蓉,晚熟品种中华寿桃、金黄金、映霜红等20多个品种,从5月中旬直到10月均有鲜桃陆续成熟上市,亩产从3000斤至7000斤不等,平均价格3.2元左右,生产成本每亩35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林果,近几年发展相对迅速。
“今年残桃多了点,但是价格上去了,一般的川中岛品种都能卖到1.5元/斤,黄金蟠桃更是卖到4元/斤—5元/斤。而且除了部分供应本地,大部分都通过电商平台发往福建、广州等南方省份。”张家泉村村民苗兴中说,家里4亩多地,一半是桃树,一半是苹果树,忙活一年,收入近10万元。
不仅是桃,现如今苹果、樱桃、丹参等沂源农产品在“沂源人家”这一区域公共服务品牌的带动下,全面“触网”,迈出大山。“沂源人家”作为沂源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营销、为农产品走高端市场路线而打造的区域公共服务品牌,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沂源人家”品牌下有1处电子商务产业园,1处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处镇级服务站、332处村级服务点,全县电子商务企业(含个人网店)4000余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沂源红”苹果、大樱桃、蜂蜜、酱油、优质矿泉水等沂源优质特色农产品,都能搭上“沂源人家”的“顺风车”。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从网络上“寻味沂源”。
随着“沂源人家”品牌下一批电商企业、电商服务站的崛起,网上销售已逐渐成为沂源农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架起产地与电商企业的桥梁,把电商、产地、合作社、种植大户连在一起,拓宽了沂源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西里镇党委书记高列文介绍。仅2017年,沂源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2.9亿元,同比增长68%。
目前,沂源县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以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促进产业资源集聚,畅通农产品上行体系,推动全县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将主要农产品线上销售比例提升到50%以上。
当然,“朱彦夫家乡”除了有万亩桃园,更是朱彦夫事迹的核心展示地。2018年,沂源县投资1500万元,对朱彦夫事迹党性教育基地进行了整体改造和提升,在原址基础上,新建了800平方米的朱彦夫事迹展馆和多功能报告厅,修缮提升了朱彦夫旧居、张家泉夜校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展馆等景点。
“大寨田”“棚沟造地”“红山梯田”“朱彦夫旧居”“夜校旧址”“万方大口井”……当年朱彦夫拖着残躯,带领村民大干苦干、脱贫致富的事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大家眼前,让无数前来学习参观的干部群众叹为观止,竞相寻着楷模的光辉足迹,去感受红色精神的无穷力量。
不仅如此,近年来,西里镇以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为引领,立足全镇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做活“桃文章”。“借助桃果木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桃果木工艺品深加工业,研制开发了桃果木挂件、看牌等六大系列百余种产品。”高列文说,目前,西里镇共有桃果木加工企业30余家,年可深加工桃果木5000余吨,年产值近亿元。
桃花盛盛,桃果累累。西里镇不仅依托朱彦夫党性教育基地、中华寿桃生产基地,建成了南北跨越4公里,东西纵深15公里,总面积超过2万亩的鲁中桃花源风景区,还利用桃花、桃木资源,深入挖掘“桃文化”,把桃花加工成桃花茶、精油,桃子成熟了搞采摘、做果脯,老化桃木制作工艺品,桃树根做成根雕,形成了一条特色“桃文化”产业链,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金链条”。